-
##本周六,如果在十堰听到这个怪声音...别害怕!
顶 顶 热2018/09/14 18:38:03 发布1323 浏览0 回复0 点赞

帖子:1
精华:0
注册:2018/09/12 09:47:40
IP属地:未知
小伙伴们,14日是周五!是不是都扒着指头等中秋和国庆放假呢?在这儿要郑重告诉大家的是——在放假之前有个日子特别重要,那就是,9月15日防空警报试鸣日!
网络配图
关于试鸣放警报的公告
为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,提升市民对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能力,保障战时人民防空的组织指挥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》规定,市政府决定于9月15日上午9时30分至10时在城区及县市区范围组织防空警报试鸣。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:
一、鸣放时间:2018年9月15日9时30分在城区及县市区鸣放。
二、鸣放信号:防空警报包括预备警报、空袭警报、解除警报三种。按照国家统一规定,具体鸣放信号为:
1.预备警报:9时30分鸣放预先警报,鸣36秒、停24秒,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(共3分钟);
2.空袭警报:9时45分鸣放空袭警报,鸣6秒、停6秒,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(共3分钟);
3.解除警报:9时57分鸣放解除警报,连续长鸣3分钟。
三、警报鸣放由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组织实施。
四、鸣放期间,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,确保社 会生产、生活的正常秩序。对借机散布谣言、制造混乱、破坏社 会生产生活秩序者将依法查处。
特此通告。
十堰市人民政府
2018年9月7日
为什么每年9月份,都会在全市进行防空警报试鸣放呢?
新闻加点料:
九·一八事变
网络配图
时间:1931年9月18日
地点:中国·沈阳
事变介绍
1931年9月18日傍晚,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炸毁沈阳柳条屯一段铁路,反诬中国军队破坏,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。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,史称“九·一八事变”。
△日寇伪造的“南满”铁路爆破地点现场(网络配图)
87年前,那一声炮响,惊醒了这个沉睡的民族。在随后的日子里,无数中华儿女走上抗战之路。
在十堰,就有这么一批人,为抗战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。
致敬,十堰抗战老兵!
抗战期间,11万十堰儿女应征入伍,奔赴前线浴血奋战,用鲜血和生命演绎了一部可歌可泣的雄壮抗战史诗。
十堰老兵
王守义,1939年参加八路军,在鲁西南一带打鬼子。6年间,老人与鬼子交战上百次,身上大小伤口有一二十处,解放后,老人一直坚守在一线,做一名普通的修路工人。老人肩膀、胸口、手臂等处的伤痕,至今清晰可见。“老爷子真不简单。”看到老人满身的伤疤,住在同一房间的病人敬佩地说。
抗战老兵王守义
如今年过九旬的抗战老兵王连昇,右小腿至今还留有一道10余厘米长的伤疤。“这是1942年,遭遇鬼子伏击受的伤,后来幸亏钻进了高粱堆里,才捡回一条命。”王连昇说。
抗战期间,
十堰一个月建起简易机场
抗日战争后期,中美空军利用平汉铁路以西的老河口等机场,攻击日军部队和物资,使日军损失惨重。1945年1月8日,蒋介石致电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、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,指示两个战区协同作战。当年2月11日,刘峙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。刘峙根据形势变化,将第五战区司令部移到均县(现丹江口)草店的道教宫观——周府庵,并在周府庵前的河滩上紧急修建简易机场。
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施工,简易机场竣工。
1968年,丹江口水利枢纽第一期工程蓄水,正常蓄水位157米。而武当道观静乐宫、周府庵等都在海拔157米以下,因此全部被淹没,周府庵机场也沉入水底。
收藏爱好者珍藏的抗战期间十堰关于飞机场的物品
房县爱国商人捐战机
值得一提的是,抗战期间,除了机场发挥了作用,十堰人民也积极投身战斗。1939年6月10日,《中央日报》刊登了《傅亦悦献机一架》一文,讲述房县爱国商人捐飞机的故事,消息传遍大江南北,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民众的抗日热情。
傅亦悦
故事得从傅亦悦的父亲傅觉轩说起。傅觉轩生于1886年,是房县城关镇东关人,人称“傅四爷”。
1938年,傅亦悦在房县政府谋了一份工作,次年担任房县建设科科长。1939年日军占领武汉,傅觉轩回到房县。在傅亦悦向父亲介绍了全县掀起的抗日活动后,傅觉轩决定向政府慷慨解囊支援抗日。他立即从商铺抽出资金,由傅亦悦上交给国家。
《中央日报》刊登的傅亦悦捐献战机消息
很快,傅亦悦捐献一架战机的事情传开,《中央日报》进行了报道。
抗战事关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,在危难之际,挺身而出便是最好的选择,他们的铮铮铁骨,就是抵御外侮的民族脊梁。
87年后的今天,硝烟早已散去,警钟仍在长鸣。
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!以史为鉴,珍爱和平!
自定义HTML广告位